非常感谢邀请,也非常荣幸回答这个问题。
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率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 ,深得秦始皇宠信。秦统一六国后,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之地,威震匈奴。监修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蒙恬曾经改良毛笔,被誉为“笔祖”。
我们来科普一下“竖子”是什么意思?竖子,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指的是童仆;小子,对人的蔑称。在蒙恬这句话里,肯定是蔑称了,举两个用到竖子的典籍的例子:
《战国策·燕策三》:“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史记·项羽本纪》:“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
用我们今天的词语来解释竖子,我觉得草根更合适一点。蒙恬临死前这句话的本意是世界上没有了蒙恬,将会使更多的草根成名。很明显,蒙恬这句话里是看不起草根的,当然在那个讲究出身的年代里,作为名将世家出身,又深得始皇帝宠信,并且和长公子扶苏关系很铁的蒙恬的确是有资格蔑视草根的。
我们再来看一下蒙恬说这句话时的背景:秦始皇去世后,中车令赵高、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攥改了诏书,胡亥登上帝位后,担心帝位不稳,就想着处死蒙恬。于是派遣使者到阳周监狱,向蒙恬宣读赐死蒙恬的诏书,蒙恬要求面君申诉被拒绝,无望之下说下了这句话。本想自刎的蒙恬想到自己的宝剑只能用来杀敌,于是接过了使者的毒药一饮而尽。
可惜的是历史永远没有如果,呜呼!千古名将,只落得这般下场。诚如蒙恬临终所言,使蒙恬尚在,虽有陈胜吴广以及六国余孽,秦也必不至于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