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不死李红涛,枪毙当天逆天改命,居然在行刑前自己争取到了缓刑。16年后从死刑犯变成拿国家工资的科学家,这真是闻所未闻,求生的欲望真是强烈!
李红涛到底是谁?他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了犯罪道路?那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当死刑犯真正离死亡只有最后一步时,竟然还能逆天改命,他究竟在监狱里做了什么?
李红涛到底是谁?
李红涛于1966年8月12日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父母都是普通的知识分子。在父母优秀基因的结合之下,生下来的李红涛也是相当的聪明。从小就展现出别人家孩子的学习好的天赋,还在14岁的时候在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第二名,他被评为“优秀青年“。他一路顺风顺水,凭着他聪明的大脑成功成功考进了浙江大学的机电系。他是全村第一个大学生,成为了周围人眼中孩子的榜样,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文曲星。他在毕业以后分配到了昆明的一家国企,成为了村民羡慕的铁饭碗。同年和女友结婚,他收获了事业和爱情的双丰收。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生活肯定过得十分滋润。但他好好的日子不过,却搞起了婚外情,李红涛的妻子知道后伤心欲绝,毅然和他离婚。李红涛后悔不已,深陷自责,每天伤心欲绝借酒消愁,甚至开始有自残的现象。
李红涛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了犯罪道路?
然而就在他一直沉寂在婚姻失败时,他的同学邀请他一起开创公司,李红涛也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来给家人看。但他和同学开公司资金不足,两人就动了歪念,那个防诈骗不强的年代,李红涛和同伴第一次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成功骗取到了8万元。这让他们尝到了甜头,利益蒙蔽了他的双眼。故技重施准备骗取10万元的时候,他的同伴当场被警方抓获。第二天李红涛也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但他十分平静,没有任何担忧,反而觉得心里十分舒畅,这让他离婚的痛苦一下子得以化解。在公安机关的押解过程中还大声唱歌,并让他新生了另外的一个想法,那就是逃跑。
李红涛第一次越狱
在1992年4月18日,一副手铐并没有困住这位高智商的罪犯,趁着警察休息的间隙,他尝试用他的方法轻松解开手铐,李红涛解开手铐脱下鞋子,顺着楼梯慢慢悠悠地走出公安局的大门。在逃跑的过程中,他没有一次的慌张,还冷静地回到家中,把伪造银行印章的证据销毁,并带上自己的物品,爬到自己家的房顶上。正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当警方追查到他家的时候没有找到任何犯罪证据。等到警方搜完屋内离开后,躲在房顶上的李洪涛十分淡定地离开,他利用灯下黑的原理成功逃过警察到家里的搜索。
警方通过李红涛的行动轨迹,最终在他女朋友的学校逮捕了他
李红涛从此就开启了逃亡之路,他先是到了贵阳,他发现在贵阳最豪华的酒店面前停放着全市唯一的奥迪车,他拿着一把奥迪车的毛坯,试着跟车主套近乎。没有想到车主也是虚荣心作怪,大方的拿出奥迪车的钥匙给他看。就靠短短的几秒钟,李红涛就已经牢牢记住奥迪车钥匙的构造。就在当天晚上,他成功配好了一把奥迪车的钥匙并盗走了奥迪车。但是他开车的技术不太好,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竟然把车开翻了,路过的好心农民救下了他。他再次利用相同的手法盗取了各种不同的车,最后却是瞄准了一辆桑塔纳警车。他盗取后不再继续逃亡,而是回来昆明看望他的女朋友。李红涛和念大学的小情人在一起,经常成双成对出入学校。警方通过李红涛的作案手法,掌握了他的行迹轨迹,于是特意在李红涛女朋友的学校里守株待兔,在两个月后警方在学校果然成功逮捕了李红涛。
李红涛在监狱等待审判结果期间,不耐烦后第二次越狱
在监狱中,李洪涛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因为警察需要对他所犯的案件需要一件件去调查取证。李红涛在监狱李呆了4,5个月,逐渐越来越不耐烦,,只希望是生是死有个结果,李红涛在提审的时候希望警察能尽快处理他的案件。然而过了几个月后还是没有提审,于是就威胁警察,如果还不快点结案,那么他将再次越狱。或许是警察局监管的自信,觉得李红涛在说大话,没有想到他们的态度,反而刺激到了李红涛,他决定再次越狱。他先在监狱找到两个人,伙同他一起越狱。他自制了一把监视的钥匙,1992年11月16日,3人挖通了数十所的墙壁,李红涛提议开警车出去。但是被值班的干警发现有了动静,就过去巡视。当干警离3人只有十几米时,李红涛迎面走了过去,在相距几米处拐弯,走向另一个方向,目的是为了让干警觉得这个人这么坦然,不像做了坏事的人,而另外两名同伙心虚选择待在车库里不敢出来,干警很快就发现了二人。李红涛往后面走时,干警拉响了警报,不过已经晚了。李红涛爬上大铁门跳了下去,成功逃出了昆明市,为了证明自己的胜利,李红涛还曾打电话给经办自己案子的警察,非常嚣张的说:”我就说了,我要出来的,你们还不信,证明自己的实力。”
李红涛再次入狱后,幡然醒悟自己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1992年12月8日,在李红涛再次修车时被柳州警方抓获归案。两个月后被押解到昆明市第一看守所。他在羁押期间幡然醒悟,想着自己这几年的逃亡生活有多荒唐。似乎是厌倦了这种亡命天涯的生活,在被捕之后也没有再产生越狱的想法,1993年法院判决李洪涛死刑。到此为止,李红涛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在等待行刑的日子里,李红涛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想要在最后的日子里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因为李红涛本身就出身于机械专业,对这种机械类的东西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于是他反复的向监狱申请,领导们了解到李洪涛的请求之后,经过多次认真研究和讨论,冒着风险批准了李红涛的实验室。就特别给李红涛一间监狱做实验场地,他们觉得如果李红涛真的能为国家社会做贡献,那帮助他也是应该的,但是因为材料质量,环境简陋,而且李红涛这几年逃亡中并没有完善他的专业知识,最终他的无刷电机还是没能成功运转。
李红涛数次失败后寻求帮助
1993年11月1日,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达一审判决,以诈骗罪逃脱罪盗窃罪数罪,并罚判处李红涛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数次失败的实验让李洪涛有些着急上火,这个时刻,让他体会到时间已经不多了。他把自己关于实验的构思和实验材料数据连同遗书,数次邮寄给哥哥,想让哥哥代替他完成实验,同时也给妻子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愧疚和歉意,昆明监狱的领导,希望李红涛真的能为国家做贡献,带李红涛去了最好的实验环境,尽一切可能满足他的各种要求。1993年12月,云南省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李洪涛死刑执行通知书下达,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按照规定,判决书下达七天内必须执行死刑。
当死刑犯真正离死亡只有最后一步时,竟然还能逆天改命,他究竟在监狱里做了什么?
但此时的李红涛,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全身心投入到新实验室。他的实验方案,在新环境中得到很大改善,每一次调整方案都能带来显著的效果,但是,还是有问题,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昆明市第一看守所所长,亲自请来几位云南省电器科学研究所的专家现场指导。该校实验专家的介绍了当时国内电机和国际无刷电机的情况,对李红涛有很大的启发。他一下就找到了问题所在。1993年12月31日,距离执行死刑,只有20小时,李红涛冷静地把设备调试到最佳状态,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点击打开电源后,电机正常运作。就这样李红涛成功地研制出了无刷电力磁电机。当晚所长立马写了一份暂缓执行李红涛死刑的请求,昆明市公安局也同意了这一请求,暂缓执行他的死刑。
李红涛在监狱的日子,通过发明成为科学家
他也在之后的一年中发明出无刷电力磁电机,获得第五届中国专利发明博览会金奖,云南省优秀发明创造一等奖。李洪涛在用自己的方式,弥补过失,靠这一项项重大发明李红涛的死缓变成了有期徒刑17年,后又相继减刑3年半。因为有两次越狱经验,李红涛还有房间预感上的管理系统,很快就被人用高薪待遇聘请他,也帮助监狱改善管理系统。此后,李红涛与昆明市第一看守所技术干警,研发的全电脑监狱监控管理系统获得成功,让昆明第一看守所跃入全国20佳模范看守所之列, 直到2009年手握多项发明专利的李红涛刑满释放,后来,据说被相关机关高薪聘请了。
通过上述内容,我有以下几点观点:
01:人生最可怕的不是犯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怕的是知错不改,是好是坏,是善是恶,是生是死往往一念之间就会发生改变,
0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法律制裁,虽然可能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错地方。
03:李红涛事迹就连央视也曾进行报道,随后几年,李红涛又发明了多项发明。由于重大立功表现,所以符合法律改判和减刑规定,他有改到有期徒刑。16年后,李红涛刑满释放出狱后,他立刻成为各大科研机构的抢手货,李红涛的人生简直可以称之为传奇。无论如何,他本质上都曾是一个罪犯将聪明才智,用于违法犯罪。这样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该成为被崇拜的偶像。
当死刑犯真正离死亡只有最后一步时,死刑犯求生的欲望会有多强烈?
我想当这个时候,肯定很多死刑犯都想活命,但知道自己的罪孽深重,只能以命相抵。当自己在人生的最后一刻,总会告诫人民不要走他们错误的道路,以此警醒世人,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如果再来一次重新开始的生活,我想他们的人生一定会活的很精彩。他们会看淡一切世间繁华,平平淡淡过好自己的好日子。
九龙跟大家聊到这里,我们下次见面!欢迎大家评论,转发,点赞,大家有想说什么的,评论区讨论!(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