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很多人解读这一章时,都是说这一难是用六耳猕猴替换了真悟空,并拿之后悟空的表现与之前有所不同来佐证,解释说用一个听话的六耳猕猴代替一个不听话的孙悟空,最后取得真经。
其实对于这种说法,我是持否定态度的。其实这一章表现的应该是打死的是真悟空的凡心,确定其一心向佛的信念。如此说的原因,且听我细细道来。
在五行山下,唐三藏揭去镇压贴,放出悟空。这时候悟空心里对唐三藏是心存感激的。因此拜唐三藏为师,保护器去西天取经。
但是,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前是一山之王,上天册封更是未受过管教,是一个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人。因此在打死几个强盗,被唐僧数落几句,就无法忍受,离开唐僧。被东海龙王劝诫回来之后,却被戴上一个紧箍咒。从此失去了自由,只能听从唐僧的管束。在这时悟空心中是有恨的。否则就不会在刚戴上时,想举棒击打唐僧的行为。
虽然在之后的一路上,孙悟空竭力保护唐僧,但是这种恨一直隐藏在心底。连孙悟空自己都不一定察觉到。孙悟空被再次赶走之后,他的凡心便脱离出来,抢走通关文牒,并推到唐僧。也正符合佛家一报还一报。唐僧为孙悟空带上紧箍咒约束他,悟空的凡心打他一场相还。因为也正是悟空的凡心,天上地下无人能分清,只因都是悟空自己罢了。谛听看出,确不敢言,是惧怕悟空。佛祖会说“汝等皆有一心,且看二心争斗”,其实也是说明假悟空乃是真悟空的二心而已。
佛祖所说六耳猕猴之言,其实不过是为悟空的开脱之言,否则,六耳猕猴诸天神佛都不知道,就只有佛祖一个人知道,这也未免太奇怪了。悟空打死假悟空,其实就是打死了自己的凡心,自此之后,一心向佛,自然在后面就没有了之前的桀骜不驯。从那之后,那个不服天地,敢于反抗的孙悟空彻底没有了,留下的只是一个佛教的卫道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