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三苏祠(三苏祠对联:三苏祠大门口的对联是什么北宋高文名父子)
三苏祠大门:北宋高文名父子, 南州胜迹古祠堂 “三苏祠”大殿有清人杨庆远题的一副对联: 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
三苏祠大门:北宋高文名父子, 南州胜迹古祠堂 “三苏祠”大殿有清人杨庆远题的一副对联: 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
1、五代十国中不是被北宋灭掉的是;五代十国四川这个地方在历史上最容易形成割据政权,所谓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 2、四川占了十国中的...
1. 漕运网的形成( 960—981年) 在周世宗的积极治理下,漕运四河的格局已初具规模。 2. 漕运的繁荣( 981—1059年) 可以说当时整个北宋帝国通过漕动网已形成一...
关于这一问题,我想很多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流变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会不假思索地给出这样的答案:柳永对词的发展贡献更大。当然这个问题见仁见...